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阂(2 / 3)

贞观大闲人 贼眉鼠眼 3620 字 2020-07-13

笑了,这回笑得很真诚“很不错的答案,或许什么都不懂便能离于爱,可惜我懂了,如此说来,我果真入了魔障。”

…………

…………

流言仍在长安城内蔓延。

跟上次冯家命案的流言相比,这次的流言显然触到了李世民的痛处。

李世民这一生干过最不光彩的事便是玄武门之变,提起这事便心虚,武德九年登基后立志做个继往开来的圣君,圣君自然不能乱杀人,更不能防民之口,朝堂民间议论什么话题,只要不是商议如何造李家的反,其他的只能听之任之。

这次关于天家与高家联姻的流言,李世民自然也不能例外,尽管恨得牙痒痒,恨不得将造谣的家伙拎出来千刀万剐,可表面上却不得不摆出宽宏大量的胸襟气度。

胸襟气度只是表面,事实上李世民没有那么大方,流言蔓延全城之时,太极宫里遣出无数穿着便装的密探,深入市井坊间追查流言的源头,查来查去,查到了几个人的姓名,但缉拿之时却发现这几个人早已不知所踪,追查只好到此为止。

为了显示帝王旨意的神圣不可更改,也为了安抚高家,李世民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特意擢赏高家黄金千两,丝帛千匹,以及宫中若干珍稀贡品,连高家偏房庶出的两位子弟也被封了文武散衔,以示圣意恩宠。

这番动作终于令高家安了心,高家上下欢欣过后,对天家恩赐的联姻愈发重视,高家门庭前车马簇簇,各种昂贵的珍稀的大婚所用物事一车车驶进府里,为了表示隆重。高士廉甚至特意去了一趟宗圣宫道观,请了观中道士来府中作法祈福驱邪,一群道士神神叨叨把高家闹得鸡飞狗跳,最后宾主尽欢而散,大家都爽了。

天家和高家都没有对流言作出太大的反应,这年头的人不懂舆论的可怕。更不懂危机公关,嘴长在别人身上,只能任他们去说,顶多用实际行动来反驳。

高家作出的姿态很高调,用一种类似炫耀的方式告诉长安的官民,申国公府已做好一切迎娶东阳公主的准备,任你流言如何蔓延,都无法阻挡高家将东阳公主娶进门。

前日高阳使了个调虎离山的小计,将公主府内外的将士们引到侧门。好好上演了一场热闹,东阳则趁此机会攀墙逃了出去。

跑了东阳公主,金吾卫的将士们急得团团转,正打算派人进太极宫报信请罪,谁知没过多久,东阳公主竟独自一人回来了。

值守的将士们大松一口气,此事自然作罢。

回府后的东阳身子竟渐渐好了些,连情绪都有些开朗了。对于金吾卫将士奉旨限制她的自由,她也表现得很乖巧。不争也不怒,终日不出殿门一步。

长安城内的流言喧嚣尘上时,东阳终于被李世民召见。

上千人的将士簇拥着东阳上了马车,一路护送着她进了太极宫。

李世民选在安仁殿召见东阳。

安仁殿,亦是前些日关押李素的所在,李世民选在这里召见女儿。不知是巧合还是若有深意。

文静虚弱的东阳脸上仍带着几分病容,脸色苍白地朝李世民下拜见礼。

看着明显瘦弱许多的女儿,李世民的铁石心肠不由泛起一丝怜悯,然而这丝怜悯太短暂,只在心里一闪而过。

“东阳。你瘦了……病好了些吗?”李世民露出父亲慈爱的表情。

东阳垂睑敛容,平静地道“多谢父皇挂怀,女儿好些了。”

李世民叹了口气。

有心想问问她和李素之间的事,思之再思,再看看东阳这副孱弱的病容,李世民终究没忍心开口。

父女之间的隔阂太深了,深到渐渐快变成了陌生人。原本从小到大都未曾给过她丝毫父爱关怀,如今出落成人,还逼她嫁给一个完全不认同的男子,只为所谓的皇权。

李世民需要联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