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缘(2 / 7)

贞观大闲人 贼眉鼠眼 9070 字 2020-07-13

刀的,哪有那本事,你要我掌这么大的军权为啥?”

李素笑道“为了给咱们自己留条路,你把我的话带给侯大将军,他自会明白我的用意,而且会全力配合你的。”

王桩愕然道“有啥用意不能跟我说?”

“因为以你的智商,我大约要跟你解释一个时辰左右,嘴累是小事,主要是心太累,回头你去问侯大将军吧,他比你灵醒。”

拍了拍他的肩,李素笑道“去吧,丈夫功名富贵当从马上取,既然决定上沙场,一定混个人样出来。”

王桩点头“你也保重,人在朝堂,凶险不比沙场小,凡事小心谨慎。”

与李素和父母弟弟妻子道别后,王桩转过身,大步走向远方。

李素仍站在村口一动不动,静静地看着王桩快要消失的背影。

离愁别绪,直到此刻方才渐渐涌上心头。

相比自己在危机四伏的长安城殚心竭虑,王桩其实活得比自己更潇洒更单纯,想要博一份军功,拎起行李说走就走,除了家人朋友的担心,他的身上没有任何负担。

王直的神情有些低落,兄长的离开令他黯然神伤,也令他多了几分感悟。

各有各的前程,明刀明枪在战场上厮杀,大隐于市如影如魅勾心斗角,都是各自选择的路,大家走的路不同,多年以后,能否在同一个终点相遇?

贞观十八年八月十二日,李治大婚。

长安满城欢腾雀跃,只因李世民下了特旨,今夜长安可放开宵禁。

权贵的婚礼与百姓们并无太大关系,不过放开宵禁可就实实在在挠中了长安城百姓们的痒处。在长安开宵禁可不多见,每年也就上元夜和中秋节才有,今日晋王大婚,没想到陛下竟也开了禁。

李世民这道旨意当然不完全是普天同乐的目的,前些日李治蒙冤,差点把小命搭进去,李世民愧疚得不行,这些天想方设法补偿他,为他的大婚开一次宵禁算不得什么,其次就是做给山东士族看,让他们知道朝廷与山东士族的联姻是何等的重视,何等的欣见其成。

山东士族果然很受用,长安开宵禁可谓是皇帝陛下给的天大的面子,绝对要用脸兜着,当然,山东士族的诸位家主们也没让李世民丢脸,一大早崇文门外便排满了牛车马车,车上满载各家送来的礼品,每家的礼品皆有上百辆车,作为主角的太原王氏更是一口气载了三百辆牛车,各家礼车接踵并肩,首尾相连,浩浩荡荡连绵数十里。

紧靠皇城太极宫的开化坊内,一座崭新的富丽堂皇的大宅院披红挂彩,大门内外无数宦官宫女来往穿梭忙碌,每个人皆是一脸喜气洋洋。

这座府邸便是李世民赏赐给晋王李治的王府,从今日起,李治将从太极宫搬出来,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王府,也有了自己的产业和收项,不再是李素眼里的啃老族了。

上午辰时开始,礼部的官员们便陆续来到王府,开始筹措大婚的一应礼节和布置,按礼制,晋王是要迎亲的,太原王氏之女早早便从晋阳接过来,安置在王家位于长安的别院里。

李素很早便来了,假模假样说要帮忙,一到王府便去后院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睡回笼觉,完全不见任何帮忙的表现,对此李素表示很淡定,他的解释是,作为必须出席的观礼嘉宾,自己没有迟到,没有给任何人添麻烦便算是帮忙了。

“子正兄,多少做出点帮忙的样子啊,哪怕去前院来回转悠两圈呢……”李治不知何时找到了他,对这么一号懒得出奇的人,李治感到很心塞。

李素打着呵欠道“前院人手不够?”

“人手当然够,不过你可是我的傧相,要陪我迎亲的,总该出去露个面吧?”

“不去,我性格比较内向,怕见生人……”

李治“…………”

为了偷懒也真是拼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