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7章 基础基金(2 / 3)

,一直留在财务的帐上。

按照成永兴以前的习惯,这部分的分红,照例是会被转入人才基金的。现在没有人提这个事情。

它的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成永兴的生病,使得很多人都在关注和反省这个事情。另外,人才基金所需要的资金,也不是千万这个级别所能满足得了的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这部分的分红,成永兴并没有准备提现。他也不怎么缺现金。当初转给学校教职工的内部股,换回的那500万元一直还没有动呢。

这笔钱,在这个时代,足够他挥霍一阵子了。

回到这个时代,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,那就是这些分红的现金,并没有太好的去处。如果用这些资金去投资保值,那还不如继续投资自己的企业。

把分红和股票捐出来做公益,成立公益基金,是新一代it成功者的普遍选择。虽然很多人成立的所谓基金,有避税和转移资产的嫌疑,但也有不少人确实在做事情。

这2300万分红,被用来成立一个新的基金,《基础基金》。

《基础基金》将会用于支持一些基础科技,理论的研发,例如物理。

成立这个基金的第一个原因,是给他撑场面,总不能他在林大搞点实验和项目,还要到处去申请经费吧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另外一个原因,则更加深层次一些。

到目前为止,不论是在科研阶段,还是在产业阶段,成永兴始终采用的都是三部曲。在科研阶段,是光纤检测,s,led。在产业阶段是led, lcd,以及晶圆。

但在更大的战略层面,也有个三部曲。

第一步,是以lcd晶圆代表的高科技工业。

第二步,是以n b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。

第三步,则是以物理,数学为代表的基础科技和理论。

成永兴这几年,利用重生带来的优势走了很多捷径。这些捷径看起来见效很快,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,实际是有害的。

这种做法,实际上也是一种抄袭,盗版的做法。只不多它不是盗当前时代的科技而已。

辛辛苦苦做研究多困难啊,抄一下多容易啊。

这种做法应急可以,但不可以持久。

此时,或者不止此时,甚至三十年后,中国从上到下都充满了类似的急躁情绪。

改开的思路,就是先在沿海地区成立开发区,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。这些开发区成立的本质,就是通过减税的方式发展经济。

当经济开发区在全国铺开的时候,它对国家财政的影响,也就日趋明显。90年代初遇到的财政危机,也跟开发区的全面开花有很大关系。这又引发了后面的国税地税分开,以及全面整顿开发区。

为了保经济,砍教育经费,军事经费,科研经费,就是唯一的出路。

而在教育经费当中,还有区别对待。工科院校的日子,普遍比理科要好。原因就是工科院校的研究成果,可以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。投入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里的钱,属于打水漂类型,被砍也就是理所应当。

这种思维,直到后世也没有被改正过来。

后世中美经济大战的时候,有分析家讲,中国每年毕业几百万的工科大学生,是新一代的人口红利,工程师红利。这种思维方式,作为追赶过程中的国家,大搞逆向工程是有效果的。

但是像苏联那样,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,是做不到的。

苏联为什么可以与欧美抗衡几十年,即使苏联解体已经超过30年,俄罗斯仍然可以吃老本吃到今天,就是苏联在数学,物理等底层基础科技领域的人才底蕴。

什么时候中国能喊出科学家红利,什么时候中国才算是真正的崛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