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弈者何罪(2 / 3)

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210 字 28天前

师开口诘问,整个三清玄都上帝宫内,能够与之对话的人,并不多。自然是有人要为丞相说话的。但闾丘文月并不等其他人开口。“是,不止这些,也不止天师加上来的这些名字,不止是死在沧海、迷界、近海的那些战士。”她并不诿责,反而全盘接受:“当今天下,列国相争,群雄并举,不进则退。我们这次失败,伤筋动骨。看得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名,看不见的是无以计数的资粮,偌大中央帝国,动用多少人力物力,筹谋多年而成泡影,岂非谋者之罪?我身为大景丞相,担责天下,既不能济世安民,又不能胜敌于外,罪责何止这些呢?”厚重的名册上叠着厚重的名册。一些死者,加注了另外一些死者。这沉甸甸的分量,令闾丘文月的双手,再次往下一沉。她却在这时仰起头来,以躬身的姿态,仰看着尊贵的西天师,问道:“西天师,我将行大礼,您要受我这一拜么?”余徙微微一愣,侧开步子,让开了闾丘文月身前的位置,让天子和闾丘文月之间的视线,不再有阻隔。闾丘文月弯下腰来,将那两本名册,规规正正地放在地上,仿佛为那些不能归家的将士,立起了坟茔。紧接着她后退一步,一拜到底:“三十年寒窗苦读,乃知功夫在书外;五十载宦海青云,不觉山外有高山。回首昔日奏对,臣放言于君前,要为君王,成六合之谋。回首往事,大梦一场。吾辈心比天高,命比纸薄,棋差不止一着,厚颜也难存世。靖海计划自闾丘文月而起,也自闾丘文月而终罢!”她直接伏在了地上,五体投地:“臣!乞死!”这是最高的礼仪了。完全放弃自己的性命、尊严、这一生奋斗所累聚的一切,做砧板上的鱼,刑架上的死囚。这种礼仪,余徙的确受不起,哪怕他是西天师,哪怕他今日代表玉京山。唯天子能受相国此拜。余徙这一让,显出的是至高无上的皇权。景国的丞相,要以命担责,以死赎罪!也等于是把整个靖海计划失败的责任,全部揽在了自己身上。满殿文武,无不动容。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,上前一步,走出队列:“臣楼约,有奏!”太元真人楼约,是天下显名的豪杰,但在今日的三清玄都上帝宫里,他的身份实力却还都不够看,所以他不能像余徙一样随意开口。心中有言,须得“请而后奏”。丹陛之上,并无声音。天子默许了他的发言。楼约这才转身,面对闾丘文月伏地的身影,又深深一拜:“下官请丞相起身!您肩天下之责,负万民之望,率百官之德,何能轻言生死,弃苍生而去?”闾丘文月伏地无声,余徙抬了抬眼皮。而楼约道:“东海布局虽然失败,谁能够否定靖海计划的恢弘?远召龙皇九子之力,跳过齐人百年经营。建设中古天路,跨越迷界阻隔,直趋沧海核心。海族强军,形同虚设,一众皇主,呆若木鸡!镌刻永恒天碑,投放蓬莱照影,镇平沧海一度已成现实,东海龙王都自毁家园,举族逃奔——此等布局,此等筹备,放眼天下,有几局能及?!”“自古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时运虽有不济,丞相之谋事,却又何能指摘?这一局固然失败,却也不是输给了谁。齐国是捡来的便宜,海族是吞了最后的稻草。我们输在棋盘外!”“超脱从来不在局中,谁又能够算定超脱者?”“敖舒意镇长河,已经数十万年,谁都以为祂皈服人族,谁能料知祂深藏祸心?发于今日,坏我大计。发于神霄,不敢设想!今以靖海之失,剜长河旧疮,于景国有亏,于人族有益,这笔账又要怎么算?”“在沧海靖平之前,谁知敖舒意之心?在靖海之前,谁能谋此局,永绝超脱之患?”一拜之后,他直起身来,昂声道:“未能参战者,不知此中艰辛,不见一波三折,胜利已在握而为超脱者埋葬,此等痛心之彻,虽诸君不能察也!我赴沧海,怀必死之决心。事先不知有蓬莱,亦不知永恒天碑在,丞相谋事机密至此,何能轻率被指画!于帅慷慨赴死,灵宸道君决然断后,数万大景男儿,结队,涉海而归——诸位!这次靖海计划,我们真的没有尽力吗?设使诸位以